訂閱/取消訂閱本報 或 追蹤小組的粉絲專頁與Instagram

監所雙週報 - 牢獄能解  

 

第21期 

2022/07/28 

 

  第二十一期主要帶大家關注的是監獄勞作金的問題,不管是平日就會用到的醬油或是因即將到來的七夕而大受歡迎的監所巧克力都來自監所同學的汗水,但大家是否有想過即使這些商品大受好評,這些監所的同學們的工作金依然少之又少,甚至還需要靠家人接濟?

       

       再來帶大家看到的國內新聞是監所內的弱勢冤案的系列報導;國外新聞的部分則著重在現今性別多元的環境下如何重新打造適合的新制度以及持續關心厄瓜多的嚴重暴動,並給予臺灣監所一些反思。

  

       歡迎關注監所的大家詳閱本期雙週報。

 

【監獄勞作金】

(圖片背景來源:中央社 CNA)

 

  在監所勞作大眾大多想到的是教導受刑人如何重新接軌外面世界、擁有謀生能力,但是實際上在監所報告出來之後,卻發現多數的監所受刑人只是在「折蓮花」,這樣並無法達到求得一技之長的效果外,作業金也相當的稀少不足以達到溫飽,甚至不少的監所中的受刑人需要親友的接濟,完全的顛覆外界吃「免錢的牢飯」的想像。更可能加深的是親友的經濟重擔,在監察報告中提及到不少受刑同學屬於中低收入戶者,在少一個人賺取生活花費的情況下並加上一筆開銷,可想而知對雙方的負擔會有多重。

若從治安上的角度來看,若給予足夠的作業金,減輕受刑同學家庭的經濟重擔,也有可能會助於讓他們的親友不會鋌而走險做一些非法勾當來溫飽。

 

  矯正署於2019年便對矯正署提出糾正,不過3年過去了,受刑同學們的作業金依然低廉,所有的問題仍然存在,請大家持續關注受刑同學們的作業金權益問題。

 

  

▼參考資料

  •  監所作業制度僵化,有受刑人一個月拿不到20元,淪為廉價勞工,監察院通過糾正法務部矯正署

  • 受刑人月收入買不起1條內褲 監委糾正矯正署

 

 

▼相關法條

  • 監所勞作金辦法第4、6條

  • 監獄行刑法第32條

  • 外役監條例第22條

  • 監所受刑人被告作業獎勵金發給辦法第2、4條

 

【弱勢造成的冤案】

(圖片來源:鏡週刊)

 

  在許多不起眼的角落,依舊有很多難以想像的不正義發生在一些人們身上,因 為現實的種種或是身份的因素,讓他們無力招架這樣突如其來的情況而促成一 樁樁難以想像的悲劇。以下的系列新聞讓我們從一窺一樁冤案的發生到後續處 理的一切過程。也許多看見一些,就可以少一些悲劇。

 

▼相關新聞

  • 【弱勢女冤獄悲歌】遭冒名犯案莫名坐牢 她蒙冤 16 年司法裝傻踢皮球 (鏡週刊)

  • 【弱勢女冤獄悲歌 2】真嫌脫罪超容易 關鍵指紋抖出司法大笑話(鏡週刊)

  • 【弱勢女冤獄悲歌 3】出包釀冤獄互踢皮球 其實檢警審 6 大關卡全失靈(鏡週刊)

【外國新聞】

【更臻完善的獄政多元性別政策】

(圖片來源:VITO雜誌)

 

  近年來,因為性別意識的提高,性別的多元性不斷地挑戰著過去所設下的規定。 因此,多元性別在所有領域裡一直都是需要更多討論才能取得更好平衡的議題, 在監所方面也不例外。 在過去的監獄系統裡,所有的受刑人都依照生理性別來分配服刑的監所。在落 實多元性別政策後,也出現許多新狀況,這無非是給所有人的挑戰也是一個更 好的機會來檢視如何讓目前的系統更臻完善。

▼相關新聞

  • 跨性別囚犯致 2 名女囚懷孕 被從女監移到男監與數百名男囚共處(蘋果新聞網)

【更臻完善的獄政多元性別政策】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

 

  厄瓜多監獄由於過度擁擠加上幫派勢力角逐經常發生火拼現象,影響了其他監獄內人士的生命權。近期更是再次爆發血腥鬥毆造成死傷。監獄內的擁擠和暴動的後續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也再次讓我們看見監所空間規劃、待遇等值得持續改善的地方。

 

▼相關新聞

  • 厄瓜多監獄暴動44名囚犯死亡、108人成功越獄,政府稱主因是販毒集團幫派械鬥

    (關鍵評論)

  •  厄瓜多監獄再爆發血腥鬥毆 13囚死2傷 (中央社 CNA)

 

【培力自己,陪伴人們】2022年8月份 監所通信志工培訓課程,歡迎報名!

 

監所關注小組始終相信,讓收容人維持和社會互動,在失去自由的同時依然保持其「社會人」的自我認同,將是未來能否順利銜接社會生活的關鍵之一。因此,監所關注小組推出「與收容人通信計畫」,持續邀請有意參加的志工參與,並且每月定期開設培訓課程。

 

課程中,小組將介紹通信計畫的目標、流程、監所基礎知識、通信倫理等,人與人平等的互動、混類接觸,看見相同與不同,將會是非常有趣的經驗。

 

目前收到同學的自我介紹信件,已經到了1,108位,約佔全台灣5萬名收容人之2%!信件往來互動已超過7,000封,立即報名,成為之一!

 

時間|2022年8月29日(一)19:00-21:00

主講|陳惠敏(監所關注小組理事長)

方式|實體、線上參與並行。

 

(1)實體參與地點:監所關注小組辦公室(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7巷20號3樓)

(2)線上參與方式:以Google Meet視訊會議進行(報名確認後將寄發會議連結至email)

 

*必須參與至少一次的培訓課程,方能加入本監所通信計畫。

 
報名表

《監獄行刑法》在2020年7月15日正式施行,兩年之後(迄2022年7月13日),監所關注小組在司法院裁判書系統以「#監獄行刑法」為關鍵詞,搜尋共可得到478件資料(包括裁定、判決)。將這些資料一筆筆閱讀分類後,我們可以發現扣除暫無結果的案件外,高達215件的 #不受理 案件,高達81.75%。

再將這些不受理的案件依類型計,可分為:

1⃣#未繳裁判費:就有129件(49%),幾乎占半。
2⃣#程式不符:84件(31.9%)。「程式不符」包括了:逾越法定期間、缺當事人(包括沒有寫被告、被告機關地址、代表人等)缺訴訟標的、缺訴之聲明、缺處分字號、缺書狀名稱(包含書狀名稱填錯)等。
3⃣#訴訟前置程序不備:12件(4.6%)
4⃣#未給申訴決定書:2件(0.8%)
5⃣#未給復審決定書:10件(3.8%)
6⃣#管轄權錯誤:25件(9.5%)
7⃣#其他:1件(0.4%)

而這些不受理的原因,一個案件可能會同時符合好幾項。也就是說,大部分以監獄行刑法起訴的案件,均未能進入實質審查裡,就已經在大門前止步。若未能撥開「不受理」的表面迷霧,細細追尋並解決這些在 #不受理 背後所企圖遮掩的開啟訴訟的艱難,石頭依然就在路上。

邀請關注監所議題的朋友們可參加小組今(7/23)開始的五場全國【#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說給你聽。
  
▉1126我要投票:2022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 ▉
➡專車介紹:https://reurl.cc/8p4DMd 
➡報名表:https://forms.gle/GZqtXWqBtyzYryPu9
➡ 徵集收容人投票請求書同步進行中(說明請參考:https://reurl.cc/OA2ydv)


 

 
閱讀全文

【11/26 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公民複決:讓收容人投票!】2022.06.26

 

#18歲公民權入憲年底公投複決

#監所收容人直接算成不同意票

 

2020年蔡英文總統拿到總統民選史上最高票:817萬231票,但是,年底11/26我國憲政史上第一次修憲案公民複決,通過的門檻是有效同意票要通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絕對過數)才算通過,換算起來約需:979萬票。


817萬231票<979萬票!


即使在全民瘋選舉的情況下,所能催出的目前最高票數是:817萬231票,而要通過18歲公民權,需要的門檻卻需要遠遠多出約160萬票!


然而有一群人可以投票,卻因為行政問題,而無法出來投票。那就是在監所內的收容人們!根據小組向中央選舉委員會確認,在監所收容人只要年滿20歲,未受監護宣告,即可投票,也 會被計入應投票人母數。這豈不是在操作選舉,將監所收容人直接視為不同意票,沒收監所收容人的投票權利,公然違憲!


在憲法修正案的公民複決,公然用違憲的方式進行,完全令人無法接受。


目前中選會和法務部均以無「不在籍投票」、「移轉投票」等等的設計,所以無法投票。要等「相關法律通過後」,始有辦理依據。立法怠惰 可以作為違憲剝奪人民投票權的「合法」理由嗎?


再者,監所內還有一些收容人的戶籍就設在監所內。即使沒有不在籍投票的問題,監所是否曾經將這些和監所附近鄰里同戶籍的投票人帶到投票所去投票?又,設置投票所是中央選舉委員會可以自行決定的權責所在,為什麼不能在監所設置投開票所?


11/26 #讓收容人投票!

 
閱讀全文

【#1126我要投票:#2022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全員到齊!

 

報名表:https://forms.gle/GZqtXWqBtyzYryPu9

 

*各場次與談人、時間、地點請見下方連結>w<

 

徵集收容人投票請求書同步進行中(說明請參考:https://reurl.cc/OA2ydv)

 

關注監所人權,有深刻的精神內涵,一來是期許監所能真正發揮讓犯錯的人有重返社會的各種準備的預期能力,此外也是在建立收容人自我認識到其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透過建立起公民身分的自我認同,真正地使得重返社會的前收容人們,得以成為「我們」之一,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建立起社會的安全感,而非透過營造集體的恐懼,來拒斥不一樣的人們。

 

今年底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的修憲案公民複決(18歲公民權),監所收容人長期以來未被剝奪投票權(未受監護宣告、符合年齡限制者均有投票權,包括褫奪公權者〔無法任公職、無法擔任被選舉人〕在內),卻受限於行政考量而無法投票,既有違憲之虞,亦對收容人的公民養成為負面影響。那些長期以來的老問題依然,諸如勞作金,監所收容人在監所內多從事摺紙袋、釘螺絲、摺紙蓮花等委託加工,每月賺得薪資在500元左右,即使有意透過勞動來為重返社會預作準備並且自給自足養活自己的收容人來說,無疑距離遙遠。

 

《監獄行刑法》及《羈押法》新法正式施行兩年的此時,我們必須重新檢視修法後究竟改變了什麼。立意良善的意外,也必須誠實以對。過低且沒有工作訓練的勞作金、累進計分和生活處遇的連動、假釋審核及撤銷假釋的行政裁量權限過大、審核標準不清晰、監所收容人訴訟權開啟和實質救濟等,都還是真實的挑戰。

#2022年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 就要出發了!我們將邀請各地第一線的律師朋友,從收容人的司法訴訟救濟的困難、勞動權(作業金)、投票權、監所收容人對憲法訴訟的深深期許和實務上的艱難等題來和大家分享。邀請社會大眾共同關注監所議題,讓在最不可能有法治的地方讓法治閃耀,照亮以往人治遮蔽的黑暗法則,讓台灣成為自由法治的所在,人人都可以有機會善盡公民義務。#1126讓收容人投票。

 

 

上車的旅客現場將得到實體車票一張

Tour 一組共5張車票,集好集滿

現場將發放 #1126我要投票 #四款一套 #貼紙

 
閱讀全文

【1126我要投票: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第二站週六(7/30)抵達高雄
報名表:https://forms.gle/GZqtXWqBtyzYryPu9
 
#1126我要投票 #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本週六(7/30)將要開抵到第二站——#高雄 到囉!
 
第二站我們邀請到林岡輝律師、陳韋樵律師,來和我們分享從實務第一線對監所收容人公民權的想法。
  
關注監所人權,期許監所能真正發揮讓犯錯的人有重返社會的各種準備的預期能力,此外也是在建立收容人自我認識到其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透過建立起公民身分的自我認同,真正地使得重返社會的前收容人們,得以成為「我們」之一。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建立起社會的安全感,而非透過營造集體的恐懼,來拒斥不一樣的人們。
 
今年底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的修憲案公民複決(18歲公民權),監所收容人長期以來未被剝奪投票權(未受監護宣告、符合年齡限制者均有投票權,包括褫奪公權者〔無法任公職、無法擔任被選舉人〕在內),卻受限於行政考量而無法投票,既有違憲之虞,亦對收容人的公民養成為負面影響。那些長期以來的老問題依然,諸如勞作金,監所收容人在監所內多從事摺紙袋、釘螺絲、摺紙蓮花等委託加工,每月賺得薪資在500元左右,即使有意透過勞動來為重返社會預作準備並且自給自足養活自己的收容人來說,無疑距離遙遠。
 
《監獄行刑法》及《羈押法》新法正式施行兩年的此時,我們必須重新檢視修法後究竟改變了什麼。立意良善的意外,也必須誠實以對。過低且沒有工作訓練的勞作金、累進計分和生活處遇的連動、假釋審核及撤銷假釋的行政裁量權限過大、審核標準不清晰、監所收容人訴訟權開啟和實質救濟等,都還是真實的挑戰。
 
#2022年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 第二站就要出發了!邀請您在與談人的引領下,從收容人的司法訴訟救濟的困難、勞動權(作業金)、投票權、監所收容人對憲法訴訟的深深期許和實務上的艱難等等,一起來了解監所議題。讓在最不可能有法治的地方讓法治閃耀,照亮以往人治遮蔽的黑暗法則,讓台灣成為自由法治的所在,人人都可以有機會善盡公民義務。
 
#1126讓收容人投票
 
高雄場 ▋ 7/30(六)14:00-16:00 
台權會南辦(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十樓之4)

與談人:林岡輝律師、陳韋樵律師
 
上車的旅客現場將得到實體車票一張
Tour 一組共5張車票,不收集嗎?
現場將發放 #1126我要投票 #四款一套 #貼紙

報名表:https://forms.gle/GZqtXWqBtyzYryPu9
徵集收容人投票請求書同步進行中:https://reurl.cc/OA2ydv

------
共同主辦:監所關注小組、基地文化、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冤獄平反協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Judicial Reform Foundation
協辦單位: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
補助單位:臺灣民主基金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
若有任何問題,請和小組聯繫。
監所關注小組 PRISON WATCH
電話:02-23671436
E-mail:prisonwatch.tw@gmail.com

 
閱讀全文

【1126我要投票: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週日抵達台南

報名表:https://forms.gle/GZqtXWqBtyzYryPu9

#1126我要投票 #監所收容人公民權夏日專車,本週日(7/31)下午將來到第三站——台南站。在台南站我們邀請到林怡伶律師、伍安泰律師來和我們分享,林律師和伍律師手邊都有經手過撤銷假釋、三振等個案當事人,對於監所收容人的司法訴訟權及其艱難有很深的體會。

邀請您在與談人的引領下,從收容人的司法訴訟救濟的困難、勞動權(作業金)、投票權、監所收容人對憲法訴訟的深深期許和實務上的艱難等等,一起來了解監所議題。讓在最不可能有法治的地方讓法治閃耀,照亮以往人治遮蔽的黑暗法則,讓台灣成為自由法治的所在,人人都可以有機會善盡公民義務。

#1126讓收容人投票

台南場 ▋ 7/31(日)14:00-16:00 

地點:台南政大書城(台南市台南巿西門路二段120號B1)

與談人:林怡伶律師、伍安泰律師

上車的旅客現場將得到實體車票一張

Tour 一組共5張車票,不收集嗎?

現場將發放 #1126我要投票 #四款一套 #貼紙

報名表:https://forms.gle/GZqtXWqBtyzYryPu9

徵集收容人投票請求書同步進行中:https://reurl.cc/OA2ydv

------

共同主辦:監所關注小組、基地文化、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冤獄平反協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Judicial Reform Foundation

協辦單位: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

補助單位:臺灣民主基金會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

若有任何問題,請和小組聯繫。

監所關注小組 PRISON WATCH

電話:02-23671436

E-mail:prisonwatch.tw@gmail.com

圖片來源:台南政大書城

 
閱讀全文

【2022年6月捐款&工作報告】

 

#邀請捐款支持監所關注小組

2022年6月份定期定額捐款為13,300元、單筆捐款為18,500元,一共收到31,800元捐款,非常感謝每一份心意與支持。

=========================

2022年5月份,本月小組參與了多場少矯校條例矯正署署內會議及法務部會議、《外部視察小組實施辦法》修法會議等,針對如何精進外部委員遴選工作、少年矯正學校的設立與運作提供意見。

 

此外,我們也與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共同討論少年矯正學校性平會設立議題;性平委員也將提出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積極參與將性別教育和性平事件處理機制納入少矯校條例!

https://reurl.cc/VDr6Ry

 

司法救濟也不能忘記,小組在拜會台北律師公會,討論收容人法律扶助合作事宜。

https://reurl.cc/g2O7DX

=========================

本月小組也親身到台南地方法院聆聽不予許可假釋專案當事人之一的張先生的第四次開庭,並撰寫了法庭筆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方連結中的文章,了解這個案件。

https://reurl.cc/n19zZ6

=========================

2022年5月份支出包括人事費、辦公費、業務費、雜項等項目,共計71,984元。收入包括捐款收入、會費、補助收入等,共計68,224元。本期最終餘絀為 -3,760元整。

 

目前每月小組都是負債紅字狀態,一個組織的良好運作需要財務金流的支持,邀請您,加入支持監所關注小組的行列,讓專注於關注台灣監所現況的民間NGO組織,能有更多資源持續下去!

加入我們,成為之一吧!

 

#關注監所 #成為之一 #缺你不可

 

▍陪伴我們 支持監所改革 ▍

——定期定額、單筆捐款——

捐款支持:https://www.prisonwatch-tw.org/donation

 
閱讀全文

編輯群(依姓氏筆畫排列)

本期主編:梁凱菱、蘇雅文

編輯:王譽臻、朱家誼、朱虹樺、任光潁、辛沂臻、郭尚恩、梁凱菱、陳禹瑄、陳重仁、陳惠敏

詹馥榕、鄧羽芯、賴仁祥、蘇雅文

訂閱/取消訂閱本報
追蹤小組
在 Facebook 上追蹤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7巷20號3樓

連絡電話: (02)2367-1436

Email:prisonwatch.tw@gmail.com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