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TAS NEWSLETTER 是唯理中国创办的新闻通讯。
唯理中国是致力于推广博雅教育的非营利学生组织。
我们将定期发布精选自中文互联网的深度文章,
内容涉及时事评论、学术科普等,并附以唯理中国的项目动态。
通过新闻通讯,我们希望为订阅者分享优质信息和资源、传播富有思考的声音,
以促进对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关注。我们相信,多元信息和观点的流通对一个公民社会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邀请更多朋友订阅我们。
| 本期头条 |
反思重点中学与技术至上:靠一块屏幕实现教育公平究竟是谁的幻梦?
文/ 张之琪 吴梦
图源:原文
日前,“冰点周刊”报道了云南禄劝一中学生通过直播技术跟随成都七中上课、使其在校生成绩与本科升学率显著提升的故事。报道认为,这跟连接两校的网线改变了贫困地区孩子的人生轨迹,进而解决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然而有质疑声称,县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校方对直播班入学者的筛选、软硬件优待反倒将导致校内的学生分层,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不公平。亦有对其他“远端”学校的学生采访显示,由于课业难度、本校教师水准等问题,直播班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禄劝县的个案成功并非普遍。实现教育公平,也许不能仅依赖于一块屏幕。
详细阅读
| 时事聚焦 |
马克•里拉:崇拜桑德斯和葛兰西的法国新右翼知识分子
文/ 马克•里拉 译/苏子滢
简介/ 伍勤
近日的“黄背心”运动让全世界把目光投向法国的政治图景。《纽约书评》近日刊发美国政治学家马克·里拉《法国右翼的两条道路》一文,里拉在文中指出,在法国的右翼光谱中,人们通常想象在共和党这种已经与欧洲新自由主义秩序讲和的传统保守党,和国民阵线这样的排外民粹主义政党之间,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后者将推翻欧盟,摧毁自由主义机构,驱逐尽可能多的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然而,主流共和党人与国民阵线之间存在一个意识形态空地。这个意识形态空地被“第三股势力”所占据,他们是信仰天主教的新保守派。新保守派反移民、恐同,然而处于其前锋位置的青年右翼知识分子,却是桑德斯的崇拜者,并且张口不离葛兰西。事实上,他们似乎比今天法国的左翼与右翼在世界观上更自洽。里拉提醒道,他们有可能担负起欧洲民主政治的调节作用,也有可能将法国引向一个危险的方向。
| 本期精选 |
浅谈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和日本的社会记忆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中日 社会记忆
文/ 唐雯
关于南京大屠杀,我们不难听到对涉事群体情绪化的是非判断,而对这场暴行所违背的人文关怀的反思、对历史事实的讨论却常常浅尝辄止。本文尝试通过梳理中国和日本国内的社会记忆流派,评估中国语境下对日本人民的固有认知 — 其对大屠杀的“集体失忆” — 的可靠度,并探究在这一统一的对后者的谴责论调背后,中国官方治国理念对大屠杀的主流叙事和情感基调的塑造力。去除了政治化和情绪化的叙事,我们是否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极端情境下人与人互动的内在动因,从而获得对事实更准确的认知并作出恰当的道德判断呢?
一个热爱为自我画像的民族: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
关键词:德国 国家认同 人文地理
文/ 李伯杰
本文探讨了在历史上一直困扰着德国知识界和政治界精英的问题 -- 国家认同。德语中对于该问题引发的种种现象的表述,有诸如“认同问题”、“认同缺失”、“认同病”;而使用频率最高者,当数“认同危机”。时至今日,它仍然悬而未决。贝尔纳·努斯指出,德国人有一个特殊的秉性,就是热衷于画自画像:“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像德国人这样,感到有一种迫切的需要,要分析自己、分析自己与世界的、与文化的关系,与其自然的生存条件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为了理清这一问题及随之产生的德国人的特点,作者尝试从历史、人文地理等方向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视角。
米莲姆•特克汀:《伦理与政治相遇之处:法国的人道主义暴力》(2006)
关键词:政治认同 人道主义 伦理结构
文/ 米莲姆•特克汀
纽约新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Miriam Ticktin在巴黎做田野调查时听说了同性恋维权组织“行动巴黎”(Act-Up Paris)。在与组织前主席的聊天中,她得知不少非法移民曾询问他如何染上艾滋病以换得在法国的合法身份。这其中的道德困境令她开始思考人道主义和同情心的发展在伦理方面的作用,以及国家体系、尤其法国内政中的哪些因素使得这些外来人口不惜放弃身体健康。更广泛地说,Ticktin教授用她的所见所闻作为切入点,研究了为政治认同而牺牲生物完整性的新兴伦理结构。本文即是她对于这项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叙述。
国贸桥真的把我们逼疯了,所以我们花了6年时间重新设计了它|Jacob Walker
关键词:城市规划 交通枢纽 景观设计
文/ Jacob Walker
“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如果我们来重新设计国贸桥,会有什么不同吗?”位于北京的城市景观工作室BAM花了整整六年从景观角度重新规划了国贸桥。在这篇谈话中, BAM的联合创始人Jacob Walker将与你分享这项新设计背后的逻辑 — 如何在高效利用土地解决道路问题的同时加入对城市绿化的考量;为什么我们不仅要方便行车,还要考虑“人们讨厌上楼梯,上楼梯是一件人们天生就不喜欢做的事情。”一段交通枢纽,也许不仅仅靠一拍脑袋就能建成。
文艺批评|张武军: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叙述
关键词:革命 破除二元对立 现代文学
文/ 张武军
新世纪以来,在民国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大亮点。不过,中间党派的政治活动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仍然未被正视。像重要的中间党派中国青年党,以国家主义和全民革命而著称,其五卅之后的政治理念、文学活动和革命文学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不论是青年党机关刊物《醒狮》上革命文学的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还是郭沫若、田汉的革命文学转向,国家主义的革命逻辑都是深层动因。中国青年党视野下的革命和文学,带给我们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叙述,这将有助于破除革命与反革命、文学和政治的二元对立思维,走出纯文学的迷思,回到大文学本身,重现现代文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转眼间,唯理通讯已经陪伴大家三期了。为了提升唯理通讯质量,为您提供您最想读的、最优质的、最有趣的文章,我们特设计此匿名问卷收集读者反馈。若您能在百忙中抽空填写,我们将十分感谢!(点击此处链接🔗即可答卷~)
制作及选稿
(按首字母排序)彭蕗茜 孙冠华 水杉 帅雨池 王筠琪 朱名威 钟思骋 周王宸 卓粤
获取我们的定期推送:
若喜欢我们的期刊,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同时也欢迎意见反馈及投稿,至
contact@veritas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