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90年代的重映電影《下一站,天國!》,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這部電影在講述人間與天國之間,有一個中繼站,剛離世的人都會在此逗留一個星期,在這裡的人必須從一生中挑選一個最幸福的回憶,而這份回憶將會永遠陪他度過在天國的所有時間,而除了這個被選中的回憶外,其他回憶都會被刪去。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一面想著:「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哪一段回憶帶走呢?」。我的腦袋開始迅速閃過所有「理當感到快樂」的時光,可是卻覺得這些回憶還不足以陪著我度過長久的「天國時光」。就在我開始有點難過,想著自己這一生竟然挑不出個最具意義的回憶時(到底有沒有在專心看電影),突然間,一個畫面閃進腦袋,我便知道自己找到了。
那應該是個冬天的晚上,我看見一位流浪漢睡在一個有玻璃門,需要按鈕進入的銀行提款空間。我提完錢,瞄了一下他,看起來正熟睡著。那時我身上剛好有個剛買的麵包,我非常想要偷偷地放在他腳邊,但我卻不敢,於是便離開了。
離開後,我感到很難過。我開始埋怨自己一直以來就是這樣,明明有好的心念,可總是怕東怕西,或是為自己找一百種藉口猜想對方可能不需要自己的幫助,而這種感覺總是讓我很難受。
那時我打了通電話給朋友,向他描述當下的情境和心理的糾結。最後他鼓勵我:「如果妳心裡是想這麼做的,也因此感到糾結,那麼就應該去做,就算對方不需要,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覺得他說的也對,決定走回去把麵包給他。在提款處門口,我感覺到自己的心怦怦跳動,在躊躇一下之後,心一橫,按了門鈕,快速把麵包放在他的腳邊,然後衝了出來。
當我走出門口時,在清楚聽見自己急劇的心跳之餘,我感受到強烈的喜悅溢滿全身,好像自己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那種快樂不全只是因為幫助了人,更是自己終於翻過了一直以來心裡的那道牆。過往的我總是看到牆就往另一個方向走,但是這次終於翻過這道牆,看到牆後的風景。
於是我才明白,透過這樣的選擇,我更清楚確定在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以及往後的我如何更加親近這樣的快樂。很意外的,不論是我的選擇,還是電影裡其他角色的選擇,都是一些看似非常微不足道,卻對自已具有深重意義的回憶,沒有任何人選擇那些「看似最快樂的時光」;可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卻總是在為了獲得那些「看似很快樂的片刻」而努力著。
也許你也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回憶,陪伴我度過永恆的天國時光,我會怎麼選擇?」,或許你會從中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Everything Connects
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