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TAS NEWSLETTER 是唯理中国创办的新闻通讯。
唯理中国是致力于推广博雅教育的非营利学生组织。
我们将定期发布精选自中文互联网的深度文章,
内容涉及时事评论、学术科普等,并附以唯理中国的项目动态。
通过新闻通讯,我们希望为订阅者分享优质信息和资源、传播富有思考的声音,
以促进对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关注。我们相信,多元信息和观点的流通对一个公民社会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邀请更多朋友订阅我们。
| 时事评论 |
沃森事件:“政治正确”迫害了科学家吗?
关键词:种族主义 政治正确 科学哲学
文/ 水杉
图源:经济学人杂志
因公开发表种族歧视言论,著名生物学家沃森近日被他曾工作过的冷泉港实验室剥夺了荣誉头衔并被划清界限。在中文媒体报道此事后,许多受教育程度颇高的人群将其解读为又一件“政治正确干涉学术自由“的案例。事实确实如此吗?这些泛滥的种族主义论调又为何能在中文世界网络得到如此广泛的转发甚至同情?这些沃森的赞扬者又有哪些对科学本身的性质、科学哲学、人类学的错误认知呢?
详细阅读
| 社会百象 |
她可能是协和最有名的艾滋病人
关键词:中国 公共卫生 艾滋病
文/ 王嘉兴
图源:原文
200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全世界承诺,中国政府要对所有艾滋病患者给予免费的抗艾滋病治疗。2012年,研究人员想在全国找出300个治疗失败的病人,结果只找到217个。文中与艾滋病病毒共处了15年的孙明娟,是最早用上国产仿制药的一批患者之一。“她就是一本书,是整个中国艾滋病免费治疗史。”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艾滋病学组组长李太生如此评价孙明娟。如果你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的历史感兴趣,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性爱降级
文/ 凯特·朱利安
译/ 华思睿,杨刁刁,张拓木
年轻人性生活为什么这样少?在过去的几年里,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珍·特温格(Jean M. Twenge)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探讨美国人性生活的消减及原因。她在最新著作《iGen》中指出,按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如今年轻人的性伴侣会比前两代人少。 15%的受访者表示自成年以来一直没有性行为。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各种因素包括一人性的普遍化、焦虑人群比例上升、网络色情影视作品对真实性行为的影响等。
| 跨学科及综合类 |
口岸、城中村与深港关系
关键词:人类学 城市研究 全球化
文/ 叶佳宾
性工作、走私、官商博弈、对待外来务工人员,是深圳这座城市不愿意再提的灰暗面。可正是这些灰暗面给这座城市提供了最原始的动力。它的存在和作用,早于科技园、文创园和口岸,早于腾讯、华为等等巨无霸集团;是“这种无序和混乱之中所产生的人口、资本和观念的流动”造就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成功。
孤独者之路:从爱国主义到世界主义
关键词:世界公民 民族主义 爱国
文/ 玛莎·努斯鲍姆
译/ 王菁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一旦来自中国的人进入了美国,就是我们的同胞,而当他们身处中国时就非我族类?国界到底具有何种魔力,能够把原来教育中与我们无关痛痒的人转变成另一种人,一种我们有义务互相尊重的人?” 著名哲学家Nussbaum在二十几年前写下这个问题时,美国刚刚赢得冷战。纵然国会刚刚被愈发右倾的共和党赢下,当时的世界似乎不可避免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走去,“世界公民”这个身份似乎离很多人越来越近。二十几年过去,民粹主义在全球各地复苏,民主化和全球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世界公民的思考也前所未有得重要。我们为何要选择成为世界公民?Nussbaum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肯定且强有力的回答。
为何艺术电影总叫人看不懂?
关键词:艺术电影 叙事手法 大众文化
文/ 苏梦真
本文以《地球最后的夜晚》为切入点,探讨了艺术电影作为电影类别的特点及存在的意义。“艺术电影为何叫人看不懂?”“看电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还是后天习得的能力?”本文作者认为,主流的商业电影只需要大众被动接受画面及信息,艺术电影却要求观众参与其中,主动进行探索及思辨。在肯定资本主义及现代工业对于电影行业的激化作用的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大众化消费习惯对个性的抹杀及对社会问题的掩饰。在这样的主流环境下,艺术电影反其道而行,通过原创思考为电影业注入着生命力。
| 唯理中国动态 |
唯理对谈上线 | 我们邀请你开启一场谈话
唯理对谈是一档由唯理中国创制的线上播客节目。我们邀请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嘉宾,以严谨而又不失轻松的视角讨论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议题。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希望这档节目能够将有共同兴趣和关切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彼此启发。
第一期
中国民族政治(上)| 五十六个民族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们对于少数民族的印象在以往似乎一直停留在刻板印象的碎片里,却很少追根问底,询问过“民族”这一概念到底缘何又来,汉族人和“他者”之分又被从何建构。在这个全球各地民族主义崛起,中国国内民族冲突也迅速加剧的时代,我们想要搞清楚:民族是什么?它又从何而来?它是自古有之的还是近代建构的?唯理对谈第一期邀请了张哲、钱静远两位老师和我们共同探索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现代中国对于民族的认知。
点击此处收听第一期“唯理对谈”
性别工作坊 | 关于酷儿,你想知道的
唯理中国将于2019年年初举办两次线上性别工作坊。我们希望普及性别理论,提升其在国内青年群体中的认知,从而促进青年人审视性与性别,并且了解和理解酷儿(Queerness)这一概念。
性别工作坊计划在2019年一月至二月间举办2次活动,从1月19日起接受高中生及大学生的报名。活动不收取费用,加入无名额限制,凡有兴趣的同学皆可报名。
点击此处查看活动详情和报名方式
| 读者反馈 |
为了提升唯理通讯质量,为您提供您最想读的、优质的、有趣的文章,我们特设计此匿名问卷收集读者反馈。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谢谢!(点击此处链接🔗即可答卷~)
制作及选稿
(按姓氏首字母排列)彭蕗茜 孙冠华 帅雨池 王筠琪 朱名威 钟思骋 周王宸 卓粤
获取我们的定期推送:
若喜欢我们的期刊,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同时也欢迎意见反馈及投稿,至
contact@veritas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