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TAS NEWSLETTER 是唯理中国创办的新闻通讯。
唯理中国是致力于推广博雅教育的非营利学生组织。
我们将定期发布精选自中文互联网的深度文章,
内容涉及时事评论、学术科普等,并附以唯理中国的项目动态。
通过新闻通讯,我们希望为订阅者分享优质信息和资源、传播富有思考的声音,
以促进对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关注。我们相信,多元信息和观点的流通对一个公民社会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邀请更多朋友订阅我们。
| 社会百象 |
调查 | 被中缅油气管道改变的缅甸村庄生态
关键词:民间组织 人权 国际发展
文/ 张梦圆 余佩桦
图源:原文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历时近十年,经缅甸军政府和民选政府更迭考验,经济利益和协商仍维持在国家和当地官僚制度下的高层中,而与东道国民间社群的沟通从项目设计初始就是缺位的。本文以调查报道的形式呈现了国有企业、当地政府、民间组织和原住民等多方的冲突、诉求和协商。在跨国合作和资本流动的背景下,被忽视的当地社群如何在被剥削的同时,自下而上地打破现状,与权力机制形成良性的问责和互助,值得所有官僚体系、跨国企业和民间组织审视和反思。
详细阅读
马立安: 阅读城市的启示 ——从地铁站点的文化地理说起
关键词:人类学 人文地理 历史
文/ 马立安
本篇文章是在深圳待了24年的人类学者、策展人、艺术家的马立安老师2019年4月12日在深圳物质书吧做的关于“地铁小百科”的演讲整理而成的。在这片文章里,马立安正在做的“地铁小百科”项目几乎开挖出一门独特的深圳“地铁地理学”。马立安项目团队采用的研究方法特别有意思,是类似于把地名学,把西方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以及日本人提倡的路上观察学和考现学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他们不仅在做“路上观察”,而且还在“观察路上”,借着这么一种举重若轻的手法和思路,把我们端详、打量整个深圳的视野大大拓宽并挖深了。比如,在这片文章里,马立安讲到可能我们在座95%的人都没有去过碧头,也不清楚那个跟东莞交界的11号线终点站站点所在地是一个什么样的深圳,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深圳有这么一个地方的存在,通过马立安项目团队的工作,顺着他们绘出的一条条充满人文地理特征和载满深圳开拓历史的地铁线。读完这篇文章大家会更清楚更立体地看到深圳的差异性,或者说潜力;再比如说,书吧所在的白沙岭,距离7号线上的闹市驿站华新站不过一箭之遥,其实是深圳最早的开发区域之一,老马的团队在这个“小百科”里的每篇,仅用寥寥百余字就把这段最早期的深圳开发史勾勒了出来。
50座城市吸收1亿人口,户籍制度在悄然瓦解?
关键词:户籍制度 改革 城乡
文/ 张玥
户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证件”。在限制了国人起居生活方方面面后,如今,户籍制度开始不动声色地自我瓦解。本文结合不同时代的市场需求,追溯户籍制度的成因及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分析资源固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最后落脚于当下大势所趋之下的“零门槛”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展望改革将给中国城市、国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 跨学科及综合类 |
从 VOGUE「辱华」到新殖民主义 / 随笔
关键词:辱华 后殖民主义 模特与歧视
文/ 张显扬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了此前颇具争议的VOGUE中国模特Gao Qizhen一事,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主流声音的新角度。作者在文中指出,“模特”可被视为一个悬置于日常属性之外的幻想容器,而在西方中心话语的叙事体系下,“中国”也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生产幻想、一个符号。当VOGUE以挑战主流审美为名启用中国模特时,这同样是一种西方话语的霸权,而中国网民对Gao Qizhen照片的拒绝与批判则可能催生出一种纯粹的中国表达。作者认为,真正应该做的是消除对于中、西方的幻想,而非打破这些幻想的具体属性或更换其内容。
408研究小组 I 公共空间是一个战场
关键词:城市规划 哲学 历史学
文/ 佩尔 & 莫萨斯
本篇文章摘自《城市设计的100个策略》前言,采取了历史学和哲学理论,讨论了公共空间规划领域里的权利流动。如福柯的“战术城市主义”,克劳赛维兹的现代战略的哲学概念等。“公共空间反映了社会的一些期望和渴望。这些渴望赋予公共空间以内容,进而带来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空间构造。设计师只是提供想法,会有专人将集体想法付诸实施,而设计师常常会忽视了社会的需求。基于投资的菱缩,用做工作场所的生产性建筑逐步消失,唯一留给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发挥的空间就是街道了。在很多情况下,建筑师都变得不那么必要了,因为社会空间中的活动者已经吸取了一定的教训,当工作任务涉及技术复杂性或者权力构建了诸多不可避免的障碍时,他们都可以借助于建筑师打造的一些设施。在当今的城市空间中,是公共空间聚集了大量的创造性的设计能量。”
跨境记者:新闻职业的一种新可能
关键词:跨境采访 媒体从业困境 跨境合作
文/ 宁卉
本文是端传媒国际新闻记者宁卉在香港浸会大学的讲座文稿。通过回顾自己被邀请作fixer初入记者行业、尝试跨过国界前去莫桑比克调查当地的木材交易等一系列经历,讲者追溯了跨境记者的兴起、指出伴随之产生的对解释的重视、对事实的忽略、以及报道方的偏见。她认为,记者这一行能给人最好的经验,即是在遇见每一件新鲜事时,都能自主地回头寻找和联系曾经的思考面向、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更完整地呈现这些面向。成为怎样的记者,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書摘】陳思和:士的精神 先鋒文化 百年「五四」
关键词:五四 思想启蒙 现代化
文&简介/ 端传媒
《五四@100》由51位学者共同撰写,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王德威,中研院院士王泛森,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兆光,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张历君等,于不同面相揭开“五四”的问题性与论争性,旨在反省由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这三者构成的“五四”论述和想像的基础,及其触动的种种社会实践,乃至革命。本文是端传媒获出版社授权刊发的书摘。
| 唯理中国动态 |
唯理书院 Veritas Academy 2019 | 报名正式开始
如果屏幕前的你受限于标化考试或高考的压力,无暇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面对着琳琅满目的课程或专业列表,却不知道自己的热情所在;渴望着学习与课业无关的知识,但苦恼于无人交流;
如果你也好奇:平等和自由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吗?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在被电脑模拟的世界?现代国家的起源与战争有哪些联系?生理差异如何影响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
如果你也期待学习的更多可能性;
那么,欢迎加入唯理书院 Veritas Academy!
在盛夏的古都西安,遇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点击了解详情并报名
| 读者反馈 |
为了提升唯理通讯质量,为您提供您最想读的、优质的、有趣的文章,我们特设计此匿名问卷收集读者反馈。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谢谢!(点击此处链接🔗即可答卷~)
制作及选稿
(按姓氏首字母排列)陈雅洁 彭蕗茜 孙冠华 帅雨池 王筠琪 朱名威 钟思骋 周王宸 卓粤
获取我们的定期推送:
若喜欢我们的期刊,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同时也欢迎意见反馈及投稿,至
contact@veritaschina.org